广西罗城仫佬山乡:淡雅墨香里的“年味儿”******
(新春走基层)广西罗城仫佬山乡:淡雅墨香里的“年味儿”
中新网罗城1月15日电 (黄艳梅 廖光福)“一年好运随春到,四季财源顺意来”“平安如意千日好,人顺家和万事兴”……15日,在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广场,书法家挥毫泼墨,将满满的祝福倾注在笔端,一副副原创春联跃然纸上。
图为书法家在写春联。 廖光福 摄春节临近,年味浓浓,岁添新彩。写春联、贴春联是春节的一大传统,人们喜欢用春联寄托对新年的希望与企盼。当日,罗城县举行慈善公益免费赠春联活动。
图为书法家在写春联。 廖光福 摄应邀参加活动的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们根据民众需要,或用楷书、行书、隶书等字体为民众认真书写春联,笔走龙蛇、酣畅飘逸、各显神韵,一副副散发着清新墨香、寓意美好的春联不断展现在大家面前,引来大家现场拍手叫好,多副春联不时被民众“相中”。
书法家挥毫泼墨送祝福。 廖光福 摄罗城县是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。近年来,该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,积极培育农村文化队伍,主动为民众提供文化服务,满足民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。
书法家挥毫泼墨送祝福。 廖光福 摄图为活动现场。 廖光福 摄据罗城县官方介绍,今年春节,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营造浓厚喜庆的节日氛围,该县将举办2023春节“欢乐仫佬乡”“我们的中国梦”文化进万家群众文化系列活动,内容包括“欢乐仫佬乡”春节联欢晚会、迎春书法美术作品展、广场群众文化演出、“仫佬非遗赶大集”、仫佬族走坡节民俗活动等。(完)
让旧物焕新生 中国都市青年乐享“循环生活”****** 中新社武汉1月10日电 题:让旧物焕新生 中国都市青年乐享“循环生活” 作者 武一力 “我带这只小熊去过很多城市,愿今后它能陪你去见更多的山川湖海”……近日,武汉市积玉桥一家咖啡馆小院里格外热闹。在一场名为stooping的旧物交换市集上,大家分享着旧物故事。 图为1月9日,“90后”服装设计师汪艺在店里准备改造一件蓝色长款上衣。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活动发起人王珊珊告诉记者,stooping直译为“弯腰”,引申为“把废弃物品捡回来循环使用”,最初流行于美国纽约。目前,这一行为逐渐在北京、上海、武汉等大城市年轻群体中流行。 来自上海的陈思“淘”到了一套心仪已久的旧杂志。她也带来了几本读完的旧书,打算赠送给下一位喜欢的读者。陈思表示,近年来,循环书店在中国多地出现,例如武汉的瓜牛循环书店、上海的多抓鱼书店,都是通过回收旧书,让书籍被循环阅读。 王珊珊说,在武汉常听街坊说,“你屋里穿不下的衣服,留给我屋里”,这是“中国式”的stooping。在她看来,旧物循环交换,是互助,也是温暖,更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。 在这场持续两天的市集中,超过3000件旧物被成功交换。王珊珊从中认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城市的朋友,她还专门组建了微信群,作为大家闲置物品的“循环中转站”。 图为1月9日,“90后”服装设计师汪艺在店里展示自己设计的成衣。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在武汉开手工店的余川自称是“城市拾荒者”,只要一有空,他就穿梭于家附近的小巷里“拾荒”,那些被遗弃的桌椅、花瓶、沙发,都是他眼中的“宝贝”。余川店里有个极具年代感的茶几,就是用街边捡来的木箱改造而成的。他将其清洗、打磨、刷漆,再铺上新桌布,旧木箱变成了新茶几。余川说,店里80%家具都是他亲手改造的,既省钱、又复古。 服装设计师汪艺开了一家旧衣改造店。前不久,有个女孩带着妈妈留给她的旧大衣找到汪艺,大衣款式有些过时,尺寸偏大,但一直舍不得扔。通过重新设计剪裁,这件大衣变得合身且新潮。2022年,汪艺让1400件旧衣服有了“第二次生命”。她说:“我的顾客大多是‘90后’‘00后’,中国有句老话,‘敬天惜物,物尽其用’,将旧衣翻新二次利用,正是年轻人对这种精神的传承。” 武汉大学社会问题专家尚重生认为,中国当代年轻人乐享“循环生活”,是社会进步的体现。一是环保,让旧物获得了使用价值的延续;二是体现了年轻人物尽其用、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,通过对旧物的循环利用、加工改造,赋予其新的情感价值、艺术价值。(完)
|